每年到了母亲节前后,就会有一堆的文章、电视剧、电影描述母亲有多伟大,到底「伟大」这个形容词代表着什么样的意义呢?
如果代表做事情不求回报,吃苦耐劳, 任劳任怨,不能说「不」和别人保持健康的界限,才能被形容成伟大~
那我情愿永远都不要伟大,因为伟大的要求太不人性化,代价太大了!
母亲在社会所定义的范本里就等于是「牺牲」、「奉献」 、「伟大」。一旦违背了这个范畴,就像被冠上各种莫须有的罪名。
在我们的文化里,母亲好像非得要照顾全世界的所有人才可以照顾自己~
只要你想要自我照顾(self-care)就等于你是自私的,随之而来的就是内疚 (guilt) 和羞愧 (shame).
大家有没有想过,当外界把母亲形容成伟大的时候:
就像在说: 「你真的很伟大,所以要能者多劳,你要愿意牺牲奉献, 否则就会对不起这个「伟大」的牌匾! 」
「伟大」 这个牌匾似乎比贞洁牌坊更难保持,因为无型的压力更大!
到底孩子要我们有多伟大?
美国的家庭与工作研究所总裁 艾伦·加林斯基 (Ellen Galinsky),曾经针对双亲都在工作的孩子(从3年级到高中生)进行了全国的调研,问问他们对父母有什么愿望?
大家很自然地认为,孩子希望父母能给他们更多时间的陪伴吧~
出乎意料 – 在孩子愿望名单的第1项,竟是希望他们的父母更加的开心,和少一点压力!
孩子竟然只是单纯的希望父母快乐!
当我们在担心孩子的时候,其实,孩子也在担心着我们!
从几年前开始,我选择了每一年会有几天,全然的与自己连接 — 去一趟自己一个人的旅行~
每当我在丛林里独自散步,一个人吃饭或
在偏远山中的咖啡厅里看著书喝咖啡的时候,
别人都会对我左顾右盼,看看我身旁什么时候会出现,我的朋友还是老公和小孩。
如果与他们闲聊的时候,被发现我是自己一个人来旅行,他们都会发出一些赞叹的声音或羡慕的眼神,把我说的有多厉害,仿佛我几乎要进入《健力士大全》一样!
实际上我一点都不厉害,但我的确需要鼓起一点点的勇气!
就是对抗传统文化当中,被框架成为「伟大牺牲奉献者」的勇气!
因为我知道,只有摆脱这个框架,我才可以全然的接纳自我,感受我的感受!
对我而言,只有让我的身心灵完全富足,才能给孩子更充分的爱。
我也不需要再活成像上世纪的妈妈一样…
牺牲自己的人生,去成就孩子的人生,
压抑自己的快乐,去成就孩子的快乐,
然后不断的把自己的牺牲挂在嘴边,变成孩子心中无型的沉重压力!
当你用”伟大牺牲者” 的心情去做选择,会不自觉的认为自己是受害者!
内心就会有”怨”,于是当对方表现不如你想像,
你就会开始生气…
”当初我为了你,我做了多大的牺牲啊~”
比起牺牲,我更希望的是,乐于接受当下一切的安排。
我可以给我孩子最富足的爱就是:
妈妈在和你一起成长的这个历程里,我找到让我自己快乐的方法,并享受着自己的富足。
所以,最好的爱是,我也不需要对他有任何的情绪勒索,不会跟他说:
「只要你再乖一点,妈妈就开心了!」
「只要你期末考的考试再好一些,妈妈就很安慰满足了!」
孩子,你不需要为我的快乐负责!
不需要顾盼完成我的期待和心愿,你可以无后顾之忧的去追寻你的人生~
当你想念我,想黏着我的时候,欢迎你回来!
你想飞的时候,也不需要担心我不快乐。
生命中有放弃、有调适、有选择,
这些都是我的选择,而不是牺牲!
我们已经被「伟大」的这个牌坊绑架够久了,
我不完美,我不伟大,但我足够好了!
I am good enough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