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到了母親節前後,就會有一堆的文章、電視劇、電影描述母親有多偉大,到底「偉大」這個形容詞代表著什麼樣的意義呢?
如果代表做事情不求回報,吃苦耐勞, 任勞任怨,不能說「不」和別人保持健康的界限,才能被形容成偉大~
那我情願永遠都不要偉大,因為偉大的要求太不人性化,代價太大了!
母親在社會所定義的範本裡就等於是「犧牲」、「奉獻」 、「偉大」。一旦違背了這個範疇,就像被冠上各種莫須有的罪名。
在我們的文化裡,母親好像非得要照顧全世界的所有人才可以照顧自己~
只要你想要自我照顧(self-care)就等於你是自私的,隨之而來的就是內疚 (guilt) 和羞愧 (shame).
大家有沒有想過,當外界把母親形容成偉大的時候:
就像在說: 「你真的很偉大,所以要能者多勞,你要願意犧牲奉獻, 否則就會對不起這個「偉大」的牌匾!」
「偉大」 這個牌匾似乎比貞潔牌坊更難保持,因為無型的壓力更大!
到底孩子要我們有多偉大?
美國的家庭與工作研究所總裁 艾倫·加林斯基 (Ellen Galinsky),曾經針對雙親都在工作的孩子(從3年級到高中生)進行了全國的調研,問問他們對父母有什麼願望?
大家很自然地認為,孩子希望父母能給他們更多時間的陪伴吧~
出乎意料 – 在孩子願望名單的第1項,竟是希望他們的父母更加的開心,和少一點壓力!
孩子竟然只是單純的希望父母快樂!
當我們在擔心孩子的時候,其實,孩子也在擔心著我們!
從幾年前開始,我選擇了每一年會有幾天,全然的與自己連接 — 去一趟自己一個人的旅行~
每當我在叢林裡獨自散步,一個人吃飯或
在偏遠山中的咖啡廳裡看著書喝咖啡的時候,
別人都會對我左顧右盼,看看我身旁什麼時候會出現,我的朋友還是老公和小孩。
如果與他們閒聊的時候,被發現我是自己一個人來旅行,他們都會發出一些讚嘆的聲音或羨慕的眼神,把我說的有多厲害,彷彿我幾乎要進入《健力士大全》一樣!
實際上我一點都不厲害,但我的確需要鼓起一點點的勇氣!
就是對抗傳統文化當中,被框架成為「偉大犧牲奉獻者」的勇氣!
因為我知道,只有擺脫這個框架,我才可以全然的接納自我,感受我的感受!
對我而言,只有讓我的身心靈完全富足,才能給孩子更充分的愛。
我也不需要再活成像上世紀的媽媽一樣…
犧牲自己的人生,去成就孩子的人生,
壓抑自己的快樂,去成就孩子的快樂,
然後不斷的把自己的犧牲掛在嘴邊,變成孩子心中無型的沈重壓力!
當你用”偉大犧牲者” 的心情去做選擇,會不自覺的認為自己是受害者!
內心就會有”怨”,於是當對方表現不如你想像,
你就會開始生氣…
”當初我為了你,我做了多大的犧牲啊~”
比起犧牲,我更希望的是,樂於接受當下一切的安排。
我可以給我孩子最富足的愛就是:
媽媽在和你一起成長的這個歷程裡,我找到讓我自己快樂的方法,並享受著自己的富足。
所以,最好的愛是,我也不需要對他有任何的情緒勒索,不會跟他說:
「只要你再乖一點,媽媽就開心了!」
「只要你期末考的考試再好一些,媽媽就很安慰滿足了!」
孩子,你不需要為我的快樂負責!
不需要顧盼完成我的期待和心願,你可以無後顧之憂的去追尋你的人生~
當你想念我,想黏著我的時候,歡迎你回來!
你想飛的時候,也不需要擔心我不快樂。
生命中有放棄、有調適、有選擇,
這些都是我的選擇,而不是犧牲!
我們已經被「偉大」的這個牌坊綁架夠久了,
我不完美,我不偉大,但我足夠好了!
I am good enough.